当前位置:

道县:龙船习俗传千年民间自发扒龙船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潜 杨林 李文秀 程欢 编辑:义婷 2023-06-20 17:10:52
—分享—

连日来,永州道县潇水河上,锣鼓喧天,百余条造型、颜色各异的龙船展开竞技。这是该县的国家非遗龙船赛,吸引了12个乡镇(街道)73个村(社区)的172艘龙船、4816名民间运动员“扒龙船”。

0619道县:龙船习俗传千年 民间自发扒龙船.mpg_20230620_164244955(1)_副本.jpg

锣鼓声声,吆喝阵阵,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四,置身在湖南道县潇水河畔,都会被这种热情所感染。

龙舟之乡”道县古称道州,誉为“天下谷源,理学圣地”,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家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粽叶飘香时,在这个水系发达的县城,村民都会自发举行民间龙船大赛。

0619道县:龙船习俗传千年 民间自发扒龙船.mpg_20230620_163953755(1)_副本.jpg

“我们道州龙船始于宋代,发展于明清,鼎盛于当代。道州龙船既祭祀屈原,也祭祀我们的周子周敦颐老先生,他的诞辰是五月初五。”道县文化馆馆长王建文介绍道。

在四川做环保工作的涂澳文,是寿雁镇十里桥村年轻的划手。他刚大学毕业那会遇到疫情,加上平时工作忙,一直也没怎么回家。听说家乡因为疫情停办三年的龙船赛要举办,他立马放下手里的工作,请了20多天的假回到村里扒龙船。

0619道县:龙船习俗传千年 民间自发扒龙船.mpg_20230620_164209763(1)_副本.jpg

“我这次就是为了扒龙船,然后就往四川回来,很多父老乡亲也是往四川那边,很多外地外省的都是为了这次龙船都回来了。”从外地回来的涂澳文说道。

涂澳文的这条船上共有26名运动员,像他这样在外务工的人员就达到了14名。而参加今年5艘龙船赛的运动员里有百分之60的都在外务工。

0619道县:龙船习俗传千年 民间自发扒龙船.mpg_20230620_164252356(1)_副本.jpg

“村民对扒龙船的热爱是深深刻在骨子里面的,无论你在哪里,无论离开家乡有多远,每到端午的时候,都会赶回来扒龙船。”寿雁镇十里桥村支书涂叙文说道。

“过年可以不回来,但端午节所有的有龙船的群众都会赶回来,哪怕辞工都要回来,因为这是他们的一个最追寻的乡愁。”道县文化馆馆长王建文这样介绍着。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道州龙船赛不仅具有传奇性的悠久历史渊源,多元性的地方风俗特征,持续性的传承发展态势,更有雕刻精美的龙船头。龙船头分为龙头、麒麟头、虎头和凤头四大类。按各地的风俗,把龙船头分了四种类型后,又按鲜明的油漆色彩分六龙五虎和“金凤”、“银麒”,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就像京剧脸谱,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0619道县:龙船习俗传千年 民间自发扒龙船.mpg_20230620_164225732(1)_副本.jpg

“因为我们道州龙船,他是一个传统的习俗活动,他每个村每个氏族他都有庙宇和祠堂,他们供奉的神明都是他们最信仰的东西。”道县文化馆馆长王建文介绍道。

目前,道县“道州龙船习俗”传承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一项集民俗、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群众体育活动。2002年,道县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的称号;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21年,道州龙船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潜 杨林 李文秀 程欢

编辑:义婷

本文链接:https://daoxian.rednet.cn/content/646740/64/127810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