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潇水河上锣鼓喧天 龙船队练兵备赛破浪争先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尹俊和 何书梅 编辑:义婷 2024-05-29 16:39:58
—分享—

道县:潇水河上锣鼓喧天 龙船队练兵备赛破浪争先2_副本.jpg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永州道县将举办“清枫杯”中国龙舟公开赛、“农商银行杯”道县2024年端午节国家非遗龙船赛两场赛事,届时将有230余艘龙船(龙舟)、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公开赛的1000余名运动员、道县本土5000余名民间运动员竞渡潇水。连日来,随着两场赛事的临近,道县潇水河上的锣鼓声也愈加嘹亮起来,道县各个龙船(龙舟)队伍开始了热闹的水上训练。

道县:潇水河上锣鼓喧天 龙船队练兵备赛破浪争先5_副本.jpg

在上关街道水南社区潇水河畔,伴随着阵阵急促的鼓点响起,往日平静的潇水河上变得热闹起来,多艘龙船在河面上来回穿行,鼓声响彻两岸,队员们挥桨斩浪,龙船飞速前行,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挥汗划桨,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围观。

“我们社区今年下水5艘龙船,村民都很有干劲、很有激情。每天都训练4个小时以上,来保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希望在比赛那天取得最好的成绩。”上关街道水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高克斌说道。

道县:潇水河上锣鼓喧天 龙船队练兵备赛破浪争先4_副本.jpg

道县人民划龙船除了纪念屈子和周子之外,也是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一种习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道州龙船赛融入和内蕴着社会文化、宗族文化、乡情文化等诸多精华所在,是一项集民俗、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群众体育活动。每个村(社区)的“龙船头”造型具有专属性,分为龙、虎、凤、麒麟四大类型,不同颜色、造型的船头代表不同的村(社区),与该村(社区)供奉的庙宇及祠堂之间关系紧密,有“见头知村”一说。每一种龙头都是一个村或一个族群的文化标识,背后的历史渊源皆有据可考。因此,龙船赛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意义非凡,能够集中体现其所在族群或村落的独特风采。身在他乡的道县人,即使春节未归,每逢端午都会想办法赶回来与同村人一起筹备。

“我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这个龙船比赛,从小因为我爸爸天天扒龙船,我天天跑我们水南河边去看他。今年我就特意从浙江赶回来,想和我爸爸一起‘上阵父子兵’,为我们水南社区争光,争这份荣誉。”上关街道水南社区龙船队队员洪谋杰这样说。

“我是从广东普宁那边特意赶回来,为了村里面参加这个龙船比赛,这条船一大半的人都跟我一样,为了取得好成绩都提前回来,已经积极在参加训练。”上关街道水南社区龙船队队员何芝兵说道。

道县:潇水河上锣鼓喧天 龙船队练兵备赛破浪争先3_副本.jpg

道州龙船赛,不仅具有传奇性的悠久历史渊源、多元性的地方风俗特征,还具有持续性的传承发展态势。随着去年道县非遗龙船赛火爆出圈后,水南社区小龙船制作人周承云制作的小龙船工艺品,成为了端午节期间的“香饽饽”旅游产品。周承云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学习木工,对道县龙船文化有着深深的情怀,为将道县龙船文化推向全国,他将所有道县龙船的龙头样式、形态、色彩均按原形二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把小龙船作为一种收藏品和装饰品带入游客的视野,让游客更直观的了解道县龙船文化。

“这小龙船就是三四天才做一个,一年就做的到40到50个。端午节就好卖一些,卖得完,别人过来要订才有,不订就没有了。”小龙船制作人周承云介绍着。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尹俊和 何书梅

编辑:义婷

本文链接:https://daoxian.rednet.cn/content/646849/63/1394918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