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道县横岭瑶族乡沙窝村夏令营学员,穿着崭新、统一的服装,在村干部和教员的带领下,举行升旗仪式。沙窝村夏令营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又开启了一天新的、有意义的活动。
横岭瑶族乡地处道县东南部,是一个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因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村民大多数外出务工,长期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存在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双多的现实状况,长期以来这部分群体受制于生活现实,成长环境与县城相比有很大的物资与精神差距。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链接起所有群体的纽带。道县横岭瑶族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去年寒假乡团委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基础上,会同团县委进一步探索一条经济投入最少,社会效益最好、可长久持续运行的模式给予山区少年儿童带来政府与社会的关爱,帮助山区少年儿童健康安全成长,决定在2024年7月12日至30日,分两期举行以“‘横’跨高山、越‘岭’飞翔”为主题的暑期公益性夏令营活动,凡是本乡辖区内6到15岁的适龄人员经过监护人同意在签订免责承诺书以及购买一份18元人身意外保险之后都可以就近参与。
沙窝村支两委高度重视,成立了夏令营公益活动领导小组,招募了后勤服务志愿者,所有村支两委干部作为志愿者和组织者全程参与,同夏令营的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做好组织、陪伴、保护、服务工作。经过广泛发动、认真摸底,组织了全村36名青少年参加。全村爱心人士也踊跃捐款捐物,为沙窝村青少年的健康、快乐成长添光添彩。刘飞祥捐赠营服48套,何运芝捐赠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漱用品48套,杨逊旺、李耀江捐赠生活费用,杨谨华捐赠空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永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主任何平,还为全乡各村夏令营捐赠了学习用品,分别解决了小朋友和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个人卫生、生活环境、后勤保障、学习用品等问题。为了减少监护人的经济负担,沙窝村支两委决定从办公经费中统一为孩子们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孩子们升国旗、唱国歌活动结束后,开展军训。在大学生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站军姿,培养小朋友的力量感和定力感、挺拔俊逸体型,助力拉长长高,为个人的气质与风度打下基础。军训结束、小朋友自由活动十分钟后,进入装有空调、电风扇等防暑设备的大会议室,开展防性侵教育。志愿者老师通过各种案例,给小朋友传授了防性侵的技巧,对不良人员大胆说NO,同时用巧妙的方法报告父母亲人和警察叔叔。志愿者教师告诉笔者,夏令营活动期间,课程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每天的军训外,还有防溺水、反校园霸凌、防电诈、交通安全、写作业等教育和折纸花、画扇子、跳绳、四脚三足等活动;驻村干张波将小朋友上一堂《我是谁,为了谁》的人生导向课,爱心人士杨逊德专门送外地回来,应邀为夏令营的小朋友上一堂《让孩子们登上爱的云梯》,启迪孩子们的爱心、善心,引导孩子们养成善行善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
当夏令营上午快结束的时候,志愿者们把饭菜端上二楼,村委会委员李耀成专职负责分菜。他先将五花肉焖黄豆、牛排冬瓜汤、素炒包菜三个菜认真地、平均地分成37分,并将菜碗整齐排列好,等牛肉炒莴笋上来后,再将牛肉分开,搞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他告诉笔者,多分一分,以防有小朋友不小心把菜搞没了。
上午活动结束,孩子自觉排好队伍,先自己盛好饭,再领取一碗菜,回到座位上就餐。孩子们在家吃菜挑食、吃饭要喂、慢慢吞吞等不良习惯一扫而空,都是吃得津津有味,有一些大一点、个子高一点的小朋友还添了几次饭。整个就餐现场没有剩饭剩菜,都是光盘行动;地上也很少掉饭,个个都是爱惜粮食的好宝贝。
村民胡利平女士说:“我们村搞这个夏令营,让孩子们远离手机,加强体育锻炼,一起学习游戏玩耍,还学习了反校园霸凌、防电诈、防溺水等安全知识,真是太好了,希望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瑶族乡人民的关心和关爱。”
村支书杨祝田表示,孩子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他家田种得多,夏令营的米,他全包了,免费提供。等今年的活动结束,认真总结经验,在乡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全村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明年继续搞,时间要搞成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或者一个暑假,让孩子远离手机,学会保护自己,学好文化知识,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冯正春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841/60/1413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