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东门街道:党建领航兴产业 集体增收促民富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树才 周少平 编辑:义婷 2025-09-18 16:33:55
—分享—

9月17日,笔者从道县东门街道获悉,该街道新立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发展思路,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脐橙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从“破零”到“倍增”,农民收入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

道县东门街道:党建领航兴产业 集体增收促民富1_副本1.png

(图为新立村高标准脐橙种植示范园)

走进新立村“高标准脐橙种植示范园”,一排排雪白大棚在蓝天映衬下格外亮眼。棚内,郁郁葱葱的脐橙树枝头挂满青果,果树管护员忙着铺设水管、清除杂草、检查自动化喷灌系统,技术员细致查看病虫害防治情况,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这片50亩的示范园是我村的‘集体聚宝盆’。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在县水利和库区移民事务中心支持下筹资建成,2022年春定植纽荷尔脐橙,今年首产预计2万斤,能为集体增收4万余元;明年产量可达5万斤,集体收入将增至10余万元;丰产期产量可突破20万斤,集体年收入能稳定在40万元以上。”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军生介绍时,话语里满是干劲和喜悦。

道县东门街道:党建领航兴产业 集体增收促民富2_副本1.png

(图为专业技术人员查看病虫害防治情况)

新立村的集体经济增收,远不止示范园这一处来源。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探索入股合作等多元路径,集体“钱袋子”越鼓越实:引进南宁晨橙农业公司,将1000余亩连片荒山流转发展高标准脐橙产业,地租从每亩40元提至200元,年增集体收入10万余元;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入股该公司,让“资金变股金”,每年稳定分红23万元。截至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30余万元,按规划,5年内将达到80至100万元。

道县东门街道:党建领航兴产业 集体增收促民富3_副本1.png

(图为果树管护员忙着铺设水管)

在街道党工委的引领下,新立村脐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3860余亩,预计年产量290余万斤,年产值超760万元,仅此一项便为村民人均增收2290余元。脐橙树真正成了村里的“当家树”“致富树”“摇钱树”。产业发展带动了蔬菜种植、果蔬包装、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协同发力,更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如今,新立村不少家庭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新款家电和交通工具。村民何雨生便是受益者之一,他种植的65亩脐橙中,23亩已进入挂果旺期,预计年产6万多斤,年收入增加15万余元,不仅成功致富,还在村里建起了漂亮的“小别墅”。

道县东门街道:党建领航兴产业 集体增收促民富4_副本1.png

(图为新立村环境优美宜人的乡村景象)

随着脐橙产业蓬勃发展,新立村不仅实现了“钱袋子”鼓起来,更推动了乡村面貌的全方位提升: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道路宽敞平坦,环境整洁宜居,群众活动场所逐步完善;乡村文化活力焕发,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村庄知名度与美誉度显著提升,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目前,村里正规划建设采摘园、农耕体验区,着力打造“春赏花、夏观绿、秋摘果、冬品鲜”的全季产业链,让产业红利持续释放。

新立村的产业发展实践,正是道县东门街道以党建引领促强村富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创新实施“112345”规划体系,精准布局水果、蔬菜、优质稻三大主导产业,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引领10个村(社区)村(居)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宽,稳稳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新路径。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树才 周少平

编辑:义婷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3/52/152915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