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道县仙子脚镇卫生院,村民李大爷攥着病历本笑盈盈地走进诊室:“周医生今天坐诊,我这老高血压不用跑县城啦!”这一幕,正是道县人民医院响应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号召,以“医心下乡”专家团常态化驻点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沉”到基层的生动写照。道县人民医院通过人才常驻、服务精准、技术一体的创新实践,让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获得感。
驻点专家李石维(左一)指导心肺复苏急救操作
“三固定”服务闭环:专家成“流动健康服务员”
“以前看专家得赶早班车去县城,现在镇卫生院每周都有‘大牌医生’坐诊!”村民口中的“便利”,源于道县人民医院打造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服务闭环。医院精选5位覆盖基层高发疾病领域的业务骨干,以挂职副院长身份轮流进驻寿雁镇、仙子脚、桥头3家卫生院,通过“驻点帮扶+团队巡回服务”,让乡亲们不出乡镇就能享受“专家级”诊疗。
这支“健康轻骑兵”各有所长:心血管专家周泽嵩主攻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中医内分泌专家聂绍基擅长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风湿病专家曾亮程专注慢性肾病防治,麻醉专家杨哲精研疼痛管理与急救,重症救治专家李石维则擅长急危重症规范化诊疗。“瞄准‘人才短板’和‘看病远’痛点,让每位专家都成为‘流动的优质医疗服务员’。”道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驻点专家周泽嵩看门诊
门诊、带教、培训:三维度织密健康守护网
9月26日的仙子脚镇卫生院,一场“沉浸式”帮扶活动展现了资源下沉的扎实成效——
诊室里,是“一对一”的精准诊疗。周泽嵩为高血压患者调整用药方案时,不忘叮嘱“少盐多走,降压药别擅自停”;聂绍基则用中医“望闻问切”为糖尿病患者开出处方,“专家讲得通俗,比自己查资料靠谱多了!”刚结束诊疗的王阿姨竖起大拇指。
住院部,是“手把手”的能力传帮带。曾亮程联合李石维、杨哲两位专家,与卫生院医生围坐讨论“反复水肿待查”病例,从病史采集到治疗方案制定“拆解式”教学。“以前遇到复杂病例心里发慌,现在跟着专家分析,思路清晰多了!”卫生院医生小冯感慨。
驻点专家曾亮程(右二)查房带教
训练场,是“实打实”的急救技能提升。李石维示范心肺复苏时强调“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杨哲手持模拟插管模型讲解“快速判断、精准插入”技巧;周泽嵩则演示电除颤仪操作细节。“这些‘救命技能’专家现场纠错,学得又快又规范!”参训医生们说。
从“短期帮扶”到“体系化扎根”: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心下乡’不是‘走秀’,要让乡镇卫生院‘自己能造血’”曾亮程的话道出核心目标。专家团不仅坐诊带教,更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与卫生院共建远程会诊通道、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定期开展“常见病诊疗规范”“慢性病管理”等专题培训,从制度层面夯实基层医疗网底。
数据见证成效:自活动开展以来,3家驻点卫生院门诊量同比增长23%,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9%,村民县域外就诊率下降15个百分点。道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驻点专家团巡回服务模式将延伸至医共体内13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常态化驻点+精准化服务+体系化共建”,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有指引”,让医共体建设成果成为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静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3/63/1532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