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审批“瘦身提速”,耕地保护“加码升级”。今年以来,道县四马桥镇自然资源所以规范农村建房秩序、严守耕地红线为目标,创新推行“一窗受理、实地核验、阳光审批”工作机制,通过简化流程、严格核查、动态监管“三步走”,实现审批效率提升30%,违规建房“零新增”,为乡村振兴筑牢空间保障。
“过去申请建房要跑4个部门、交12份材料,现在只需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填一张表,10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证!”近日,立山村村民蒋才名在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上门指导下,顺利通过宅基地审批。
针对群众反映的建房审批“材料多、流程慢”问题,四马桥镇自然资源所整合规划、用地、农业等部门职能,设立“农村建房审批专窗”,推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受理、并联式审批”服务,将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您申请的建房地块位于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依法不能审批。”3月14日,镇自然资源所联合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鸡公神村村民蒋某建房申请开展实地核查,利用“国土调查云”APP现场调取地块性质、规划用途等数据,3分钟内完成“一键否决”。
为确保“审批不越红线”,该所严格执行“三到场”制度(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放线到场、建成后验收到场),组建由自然资源、农业、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核查组,对全镇建房申请户开展全覆盖实地踏勘,累计驳回占用耕地、切坡建房等高风险申请23宗。
疏堵结合,服务群众“零距离”
“既要堵住违规建房的‘后门’,也要打开合法用地的‘前门’。”四马桥镇自然资源所负责人何威波介绍,针对符合条件但无地可批的农户,该所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引导集中居住等方式新增建房指标3宗。同时,制作《农村建房政策指南》漫画手册,组织“送政策进村”活动12场,用方言讲解耕地保护、建房安全等知识,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
“现在家家户户都知道耕地是‘高压线’,建房先看‘红绿灯’!”立山村村支书成华吉说。目前,四马桥镇已建立“镇—村—组”三级动态巡查机制,配备专职网格员21名,依托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违建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查处”到“主动预防”,四马桥镇自然资源所以审批“小切口”撬动耕地保护“大治理”。这种“严管”与“厚爱”并举的实践,既守住了耕地红线,又纾解了群众建房需求,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样本。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威波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7/52/1479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