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纵横织锦绣,良田沃野绘新图。3月15日,道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福生率耕地保护股、国土空间规划股等业务骨干,联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技术团队深入四马桥镇,运用无人机航拍、遥感影像比对等科技手段,对全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开展全覆盖核查,以“天上看、地上核”的立体化监管模式,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无人机升空后,按照预设航线对补充耕地地块进行多角度拍摄,同步生成高清正射影像图,精度可达厘米级,相当于给耕地做‘CT扫描’!”在立山村补充耕地项目现场,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技术员操控无人机掠过连片稻田,实时传回的画面中,绿油油的秧苗与蜿蜒的田埂清晰可见。镇村干部紧盯屏幕,对比航拍影像与规划图纸,不时标记问题区域。
四马桥镇自然资源所所长何威波介绍,2024年全镇通过占补平衡新增水田368亩,原为低效林地的地块经土壤改良后,亩均水稻产量达980斤,年增产稻谷36万斤,惠及2个村124户农户。“航拍核查不仅能‘揪出’问题,还能为后续管护提供精准导航。”他指着屏幕上一处田埂裂缝说,“这种小破损靠人力巡查容易遗漏,但无人机一眼就能锁定”。
“近年来,该镇创新‘网格化巡查+农户协管’机制,成立由18名村干部、32名党员组成的‘耕地保护巡逻队’,每周巡查上报耕地情况,开通耕地保护举报热线,村民发现违规占地可随时拨打电话,由镇自然资源所专人接听、登记台账,累计收到线索27条,整改率96.3%。“耕地保护不是‘独角戏’,得让群众唱‘主角’!”四马桥镇党委书记李昊璋说。
“过去这块地杂草丛生,现在改成水田后,我家2亩地每年多收1800斤谷子!巡查时发现有人挖土烧砖,巡查时发现有人挖土烧砖,我马上拨通镇里的举报电话,工作人员半小时就到现场处理了。立山村村民胡允涛是‘协管员’之一,他指着刚插完秧的田块说。
核查组对四马桥镇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针对个别地块田埂破损、排水不畅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镇自然资源所所长何威波现场表态:“7日内完成田埂修复,汛期前疏通全部沟渠,并安排专人跟踪种植情况,确保‘良田’真正变‘粮田’。”
眼下,四马桥镇正以此次航拍核查为契机,绘制全镇耕地“一张图”,标注6处高标准农田建设区、3处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区,并计划引入社会化服务主体对补充耕地统一管护。“未来,我们将按照《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3-2025年)》要求,分阶段推进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望天田’变‘高产田’,‘撂荒地’变‘致富田’!”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四马桥镇将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好每一寸耕地,让“空中拍、地上管、云端查”成为常态,为乡村振兴蓄足地力。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威波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7/52/1479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