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道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让长期隐匿行踪的 “老赖”何某某、田某某终尝法律苦果。这起历时数月的执行案,不仅展现了司法机关维护金融秩序的坚定决心,更彰显了 “公安 + 法院”联合行动的强大威力。
被执行人何某某、田某某因拖欠银行贷款拒不偿还,2024年经道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后,仍抱着“躲得过就不还”的侥幸心理,长期隐匿行踪。执行法官多次前往其户籍地调查,均扑空而归。然而,法律的追击从未停歇,2025年4月17日下午17时,道县公安局精准反馈被执行人在本地的活动轨迹,执行干警闻令而动,当晚即抵达其住所,对执行人开展释法明理工作。但二人态度蛮横,仍拒不履行,最终何某某被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田某某也因拒不执行判决面临进一步追责。
此次执行行动,是“公安+法院”执行联动机制的又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共享信息数据、协同布控追查,司法机关彻底打破“查人找物难”的执行壁垒。据统计,2024年以来,道县法院依托该机制执结案件327件,司法拘留“老赖”89 人,扣押车辆46台,执行到位金额超2600万元。数据背后,是对“法律权威不容挑衅,诚信底线不可践踏”的有力诠释。
温馨提示
当“老赖”的代价,你承受得起吗?
信用惩戒: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贷款、购房、招投标等行为全面受限,甚至影响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消费禁令:乘坐高铁、飞机、入住星级酒店等高端消费通通“拉黑”,网购平台亦受限购。
司法严惩: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轻则司法拘留、罚款,重则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面临牢狱之灾。
社会惩戒:失信信息同步至征信系统、行业监管平台,求职、创业、荣誉评选处处碰壁。
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是行为底线。道县法院告诫所有被执行人:切勿心存侥幸、对抗执行,主动履行义务才是唯一出路!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失信行为,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成为常态,携手共建 “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明社会。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纪祺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8/61/1490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