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令德:扎根乡土践初心 用奉献绘就山乡画卷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程欢 何嘉怡 编辑:义婷 2025-05-14 11:14:23
—分享—

在永州道县柑子园镇新屋场村,有这样一位“双线战士”——他每周四次往返于医院与田间地头,手臂上密布的针眼记录着他与病魔的顽强抗争,而13年的坚守,却让这个偏远山村蜕变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幸福样板”。他,就是村民口中的“主心骨”——村党支部书记唐令德。

唐令德:扎根乡土践初心 用奉献绘就山乡画卷3_副本.png

在道县中医医院透析室内,唐令德正接受着4个小时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四次,这根冰冷的针管刺入他的血管,带走毒素,却带不走他扎根乡村的炽热情怀。尽管医生反复叮嘱“要多休息”,但每次治疗一结束,这位49岁的村支书总是毫不犹豫地拔掉针管,匆匆赶回20多公里外的山村。

唐令德:扎根乡土践初心 用奉献绘就山乡画卷1_副本.png

道县柑子园镇新屋场村地处偏远,以前经济发展缓慢,土地抛荒严重,基础设施薄弱。面对这样的困境,唐令德深知,要想让村子富起来,必须找到适合本村的路子。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率先承包种植水稻 230 余亩,为村民创造了 20 余个就业岗位。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如今已种植烤烟300余亩、沃柑200余亩、脐橙300余亩、水稻900余亩,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让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产业兴旺的目标,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种沃柑最怕的就是没有技术和销售渠道,但是唐支书专门给我联系了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沃柑、怎么科学施肥,等果子熟了,又帮我们联系销售渠道,有了这些保障,我可以放心大胆地搞下去,没有后顾之忧,现在我的沃柑基地有160亩,年产量有30多万斤,收入有10多20万。”新屋场村沃柑种植户唐建权说。

2016年当选县人大代表后,唐令德更是一心扑在为民办实事上。他多方奔走争取资金,硬化村道、改造活动广场、添置健身设施,落实142万元完成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建设12套公租房,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还计划拓宽硬化柑子园至湘源水库的6米宽道路,进一步畅通村民出行和产业发展“动脉”。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我们村的变化很大,生活都过蛮幸福。我们这个唐支书,当了这么多年书记干部,在我们这个村子上,那些老百姓对他都很满意,都很赞成他这个干部。新屋场村村民唐代秀说道。

唐令德:扎根乡土践初心 用奉献绘就山乡画卷2_副本.png

一心为民的同时,唐令德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他深知权力来自人民,公家的钱,他不沾一分。他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办私事,每个月都召开监督月例会,所有工程项目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程序集体决策,在他的影响下,村委会成员和广大党员群众都深受感染,村里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唐支书对我们村两委要求的就是,所有的项目必须‘四议两公开’,经过我们村里头项目上千万了,每分钱都用得明明白白,让老百姓放心,在唐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村之前就是个贫困村,现在变成环境更加好,乡风文明有了很大的改善。” 道县新屋场村村会计唐云青说。

如今,在唐令德的带领下,新屋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贫困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职责的担当和对人民的忠诚。

“唐支书即使身患疾病,需长期透析治疗,仍坚持治疗后立即返岗,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完成每项工作,他这种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道县新屋场村副支书唐帅说道。

十三载春秋,一根根透析管从未带走他的热血,反而让共产党人的初心在乡村振兴路上愈发滚烫。唐令德,以孱弱身躯挺起山乡脊梁。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我深知自己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群众需要我,我就第一时间赶到,我只要能动,就干到底,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道县新屋场村村支书唐令德说。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程欢 何嘉怡

编辑:义婷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9/58/149557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