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县四马桥镇良木洞村村民余大爷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他布满老茧的手在水流中反复摩挲:“盼了十年,终于不用看天吃水了!” 这个地处喀斯特山区的村落,历经驻村工作队近十年接力攻坚,正式接通稳定自来水,彻底终结了季节性缺水的历史。

良木洞村的缺水困境刻在地质基因里。“石头缝里存不住水,天旱时要走两三里路挑水,浑浊的水得沉淀半天才能用。” 村党支部书记宋远花回忆,喀斯特地貌导致雨水快速渗漏,2015 年前全村没有稳定水源,“嫁女莫嫁良木洞” 的俗语流传多年。缺水不仅制约村民生活,更让村里的种植产业屡屡受挫。

2015 年驻村工作队刚入驻,就面临 “远水难解近渴” 的现实:当时镇里的集中供水管网还未延伸到偏远的良木洞村,加上喀斯特山区地形复杂,长距离铺设管道不仅成本极高,施工难度也远超预期。“村民们等不起,先打深水井应急,是当时最可行的办法。” 工作队队长郭学友介绍,为了找到合适水源,队员们和村两委干部踏遍全村山坳,最终打下 5 口深水井,还铺设短途管网实现供水 “户户通”,不仅让村民首次喝上稳定的井水,还初步解决了 “挑水难” 问题。
可喀斯特地貌的蓄水短板始终存在。2022 年遭遇大旱时,水井水位骤降,部分村民又不得不回到挑水过日子的时代。“要彻底解决缺水问题,必须接入自来水厂的稳定水源。” 郭学友说,随着近年道县农村供水工程逐步推进,2024 年底,工作队抓住机遇,再次向上级申请集中供水项目。在县水利局的技术支持下,项目很快落地—— 不仅新建数公里输水管道,穿越山地连接邻镇水厂,还配套完善了水质保障设施。“从打井应急到接管网建长效,我们每一步都是跟着实际条件成熟度推进,就是想实实在在解决村民的难题。” 郭学友说道。

“水通了,人心稳了,产业才能兴。” 郭学友的话,道出了良木洞村如今的新变化。如今的良木洞村,自来水已实现 24 小时稳定供应。这股穿越山地的清流,不仅冲散了喀斯特山村缺水的愁云,更牵起了 “水脉” 与 “人脉”,让良木洞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稳、更有奔头。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琳华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54/57/1534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