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中药玉竹采挖时节。道县寿雁镇水源头村200多亩林下玉竹迎来了丰收采挖期。当地创新利用油茶基地,在油茶生长的“空窗期”套种玉竹,让土地生出“双份金”,走出了一条高效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寿雁镇水源头村的油茶基地里,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们分散在田间地头,有的抡起锄头,小心翼翼地从土里掘出玉竹;有的蹲在地上,熟练地将新采的玉竹在手中来回翻转,抖落根须上的泥土;有的将处理干净的玉竹分拣进编织袋里。随着一个个麻袋渐渐充盈,一袋袋玉竹很快便堆满了田垄,空气中都弥漫着泥土和药材的清香。
玉竹的话它现在算是一个“抢手货”了吧!它属于药食同源,很多广东、福建的药厂和客户,基本提前就预订了。像这样在油茶基地套种,等于是给我们上了一层“双保险”。长远有油茶,短期有玉竹,收入是很稳定的。道县寿雁镇水源头村玉竹种植户吴松霞说道。

这种“油茶+玉竹”的套种模式,巧妙地将长短期效益结合,利用油茶生长前期的土地空间发展玉竹种植,实现了“以短养长”。而玉竹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珍贵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除了一个经济效益,其实种玉竹对土地也是很好的。它收完后,地力恢复需要一个三年的周期,刚好可以让油茶安心地长大,互不耽误。长远看,这块地的产出周期被拉满了,效益也翻倍了。”道县寿雁镇水源头村玉竹种植户吴松霞说道。

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一条创新的致富路径,让曾经的油茶林“空窗期”变成了“丰收季”,“绿叶子”变成了“金票子”。这条“以短养长、一地双收”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不仅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可行路径。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尹俊和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54/67/1537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