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大学生巧用“科技+文创” 让道州调子戏“潮”起来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嘉怡 程欢 编辑:义婷 2025-08-14 17:16:56
—分享—

近日,在道县的一间课堂上,省级非遗道州调子戏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潮”范儿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湖南农业大学“遗韵青弘”三下乡实践团队将AR技术、互动文创与道州调子戏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活态传承的创新之路,让承载着道县乡土记忆的古老艺术焕发出蓬勃生机。

道县:大学生巧用“科技+文创” 让道州调子戏“潮”起来2_副本.png

在课堂上,团队成员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着道州调子戏的百年传承和独特魅力,小朋友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提问,现场互动热烈。踊跃参与问答的孩子能赢得精美文创明信片奖励,而用手机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时,屏幕中竟“跃”出栩栩如生的戏曲角色,引得全场惊叹连连。

课堂还特地邀请了道州调子戏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为孩子们展示调子戏的动作要领,孩子们有模有样地模仿起来,稚嫩的动作里满是对传统文化的热忱,整个教室洋溢着欢乐与传承的活力。

“今天来参加这个非遗课堂,我才知道咱们道县的调子戏这么棒!我觉得这堂课特别有意思,那些哥哥姐姐带来的文创产品也特别有科技感,我们都超喜欢的。”非遗课堂学生 蒋悦君说道。

道县:大学生巧用“科技+文创” 让道州调子戏“潮”起来1_副本.png

道州调子戏,产生于明末崇祯年间,是一种戏味浓厚,音乐性强的传统戏剧,2012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以独特的唱腔、质朴的表演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文化记忆。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娱乐方式多元化,道州调子戏也像许多地方戏曲一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

“我们对现在的市场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了它的宣传不够到位,主要是它的活态模式不够创新,不能调动现在的人们去对这个东西产生一个兴趣。”“遗韵青弘”团队负责人 吴连东说道。

道县:大学生巧用“科技+文创” 让道州调子戏“潮”起来5_副本.png

为破解困境,让非遗贴近年轻群体,“遗韵青弘”团队引入科技元素,打造了一套“可看、可玩、可体验”的数字化体验产品。除了AR明信片、IP形象的钥匙扣、日历等十几种文创产品外,团队还设计了互动性强的H5页面,集知识科普与道县文化旅游导览于一体,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场景。

“我们团队以地方非遗文化为切入口,创新构建以‘科技+文化+教育’传承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更多的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家门、走向世界。”“遗韵青弘”团队负责人 吴连东说道。

道县:大学生巧用“科技+文创” 让道州调子戏“潮”起来3_副本.png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嘉怡 程欢

编辑:义婷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2/58/152011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