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冲锋·永胜利——记永州队主场1:1战平长沙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洪江 编辑:郑杰 2025-10-28 10:28:10
—分享—

潇水河畔的秋风,昨夜裹挟着道州龙船的号子与足球的呐喊,将永州染成一片沸腾的蓝。“湘超”第七轮的绿茵场上,道县百龙破浪而来,龙头昂首处,是千年竞渡的魂魄与今朝冲锋的誓言。当裁判终场哨声划破夜空,1比1的比分定格——长沙队“零失球”神话轰然崩塌,而永州“永不败”的传奇,依旧在“永冲锋”的旗帜下猎猎作响。这夜,是永州人民的“过年夜”,是热血与诗意的交响。

1028永冲锋·永胜利——记永州队主场1 1战平长沙01_副本.png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道州龙船的号子,曾激荡过潇水千年的浪,而今化作百龙出征的鼓点。百名球迷肩扛龙头,带着道州脐橙、道州囍粽、道州灰鹅等土特产,跋山涉水奔赴赛场助力永州队,号子声里,“扒哈!喔嚯!”的呐喊穿透云霄。龙头如箭,指向绿茵场,仿佛将龙船的“同舟共济”注入足球的“拼搏向前”。这场景,恰似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是孤鹜化作了龙船的剪影,长天铺展成球迷的海洋。当龙头列阵于看台,永州人用最古老的仪式,为“永冲锋”注入了最鲜活的魂——那是“百舸争流”的勇毅,更是“永不言弃”的脊梁。

1028永冲锋·永胜利——记永州队主场1 1战平长沙02_副本.png

“绿茵场上烽烟起,一腔热血化长虹。”比赛刚一开场,永州队便如离弦之箭。第9分钟,林昊一记劲射,皮球如流星划破夜空,直挂长沙队网窝。看台上,“永冲锋”的吉祥物挥舞手臂,球迷的呐喊如潮水般涌来。这瞬间,让人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永州人挽起的,是足球的弓,射向的,是胜利的狼。然而,长沙队岂甘示弱?他们如猛虎下山,第79分钟,谭想一记头球,将比分扳平。但1比1的结局,已足够让永州沸腾。因为“永不败”的传奇,不在于全取三分,而在于“永冲锋”的精神——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

1028永冲锋·永胜利——记永州队主场1 1战平长沙03_副本.png

“今夜笙歌喧九陌,满城灯火庆丰年。”终场哨响,永州体育场化作欢乐的海洋。球迷们高唱“永冲锋”的战歌,龙船的号子与足球的呐喊交织成曲。这夜,是永州的“过年夜”,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盛景。吉祥物“永冲锋”的雕塑前,孩子们争相合影——这个萌趣又硬核的IP,早已成为永州精神的化身。它承载着“走,去永州”的邀约,融入了“水云潇湘”的灵秀,更诉说着“后发赶超”的雄心。当反诈、禁毒的藏蓝身影穿梭于人群,当交通疏导的警灯点亮夜色,这夜的安全与狂欢,恰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温情。永州人用足球的热血,守护了“永不败”的尊严;用道州龙船的魂魄,点燃了“永冲锋”的火焰。

1028永冲锋·永胜利——记永州队主场1 1战平长沙04_副本.png

这种“永冲锋”精神,并非凭空而来,它与“龙船精神”一脉相承。无论是足球赛还是龙船赛,都是奋勇向前、顽强拼搏精神的具象化。在“扒龙船•看湘超”竞渡之时,640万永州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那股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力量,汇聚成强大的动力,推动着龙船如离弦之箭般破浪前行。

1028永冲锋·永胜利——记永州队主场1 1战平长沙05_副本.png

“潇水滔滔东流去,永州精神永长存。”当晨光初现,湘超的硝烟已散,但“永冲锋”的旗帜依旧飘扬。道州龙船的号子,将在潇水河畔继续回响;吉祥物的微笑,将化作城市记忆的徽章。这夜,永州人用足球与龙船,书写了一曲“永胜利”的史诗——它不在比分,而在精神;不在胜负,而在冲锋。正如王勃所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永州的“永不败”,是绿茵场上的坚守,更是潇水河畔的永恒。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洪江

编辑:郑杰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54/62/153848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