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州龙船故事(22)|红龙关公:义薄云天的忠勇传奇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云飞 周镜忠 王建文 周振杰、蒋克青 编辑:义婷 2025-05-19 16:27:26
—分享—

在道州,营江街道白地头社区、上关街道水南社区和万家庄小江口社区,一直流传着一段与红龙和关公紧密相连的动人故事。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响彻云霄,他的故事流传千古。他就是被誉为“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关羽。公元184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郡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共创大业。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桃园三结义”,成为忠义的典范。关羽在这段兄弟情谊中,始终坚守着对刘备的忠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矢志不渝。关羽的忠义精神不仅在三国时期被传颂,更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弘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羽被尊称为“关公”、“关圣帝君”,被视为忠义的象征。无论是民间的信仰,还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关羽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州龙船故事(22)红龙关公义薄云天的忠勇传奇1_副本.png

白地头社区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南仁庙,庙中供奉着威名远扬的“关公”。关羽,字云长,以忠义和勇猛著称于世,他的红脸形象深入人心,仿佛是正义与热血的象征。因关公这张标志性的红脸,水南社区的龙船龙头被漆成了鲜艳的红色,自此,红龙便承载着关公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穿梭。

每年端午,都是水南社区最热闹的日子。龙船竞渡即将开始,村民们从白地头宗祠、水南黄氏宗祠走出,汇聚到河边。那红龙昂首挺立在船头,红得夺目,威风凛凛。制作龙头的工匠们,怀着对关公的敬仰,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龙须飘逸,龙目圆睁,仿佛随时准备破浪前行。

在白地头社区,长辈们会在端午前夕,给孩子们讲述关公的故事。讲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讲他千里走单骑的忠义。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心中满是崇拜。等到端午那天,孩子们早早来到河边,看着红龙下水,欢呼雀跃。

水南社区的年轻人,从小就听着关公的故事长大,对他的忠义和勇猛铭记于心。当他们成为龙船划手,登上红龙的那一刻,仿佛感受到了关公的力量。划手们齐声呐喊,整齐划动船桨,红龙在江面上飞速前行,溅起层层水花。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像关公一样勇往直前,为社区争得荣誉。

有一年端午,白地头社区的红龙在比赛中遭遇了强劲的对手。比赛一开始,双方就陷入了激烈的角逐,难分高下。水南社区的划手们在红龙的引领下,齐心协力,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就在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一名划手不小心扭伤了脚,但他咬着牙,坚持划桨,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知道,关公面对困难从不畏惧,他不能退缩。其他划手看到他的坚持,士气大振,大家喊着口号,红龙如离弦之箭,冲向终点。最终,水南社区的红龙赢得了胜利。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关公精神的胜利。在水南社区、白地头社区和万家庄小江口社区,红龙承载着关公的忠义和勇猛,代代相传。它见证了社区的变迁,凝聚着村民们的情感。南仁庙的香火依旧旺盛,人们在祭拜关公的同时,也在传承着这份精神。每一次红龙下水,都是一次对传统的致敬,对关公精神的弘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生活的浪潮中,坚守正义,勇往直前。

红龙龙船头对应的是营江街道的白地头社区的南仁庙,供奉纪念的是武将关羽,主要发源村落是营江街道的白地头社区,后来一些村落从白地头社区搬迁出去并一同供奉南仁庙,选择与白地头社区一样的红龙作为龙船头,如,小江口社区、向阳村、鸭子坪村社复、白马渡村、岩头背村、赤源村属于一帮船村落,选择红龙龙船头。

红龙龙船头鲜红色,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象征光明与希望。红龙头威风凛凛,脖子两边火红颜色,头上龙发金色,牙齿雪白,2颗长牙,龙须飘逸,龙目圆睁。在道州的龙船文化长河中,各村红龙队宛如跃动的火焰,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桨,以奋勇拼搏的精神为帆,在竞渡之路上绽放独特光彩,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道州龙船故事(22)红龙关公义薄云天的忠勇传奇2_副本.png

赤龙与红龙渊源深厚,通常会归为一类。小江口社区赤龙一队、二队、三队,龙船历史极为悠久,其龙头的传承可追溯至清朝年间。新中国成立后,在七十年代中期正式成立赤龙队。多年来,村民们对龙船运动满怀热爱,凭借着勇于拼搏的劲头,在龙船赛场上屡创佳绩。2001 年、2002年,三支队伍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分别荣获道州龙船赛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份荣耀不仅是对团队实力的肯定,更是对其多年坚守与拼搏的褒奖,彰显出他们追求卓越、永不服输的竞技精神。

向阳村红龙一队的组建与宗族文化紧密相连。向阳王氏与白地头王氏同宗同族,因白地头王氏龙船选用张嘴红龙作为龙头,向阳王氏也随之选择同样的龙头样式。2020年,向阳红龙队正式成立,龙头以樟木精心雕琢,栩栩如生,船身由本地工匠打造,尽显传统文化韵味。队伍以传承千年民俗文化为使命,弘扬不怕艰难、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每逢端午节前后,向阳王家便与同宗及周边村的龙船爱好者汇聚一堂,锣鼓声中,龙船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岸边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充分展现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道州龙船故事(22)红龙关公义薄云天的忠勇传奇3_副本.png

白地头社区红龙一队自1978年由村民自主打造后,便一直延续至今,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对龙船运动的热情与执着。在龙船赛中,他们多次派出多支代表队参赛,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体现出村民们对龙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决心,以及为社区争得荣誉的强烈责任感。

鸭子坪村社复红龙一队于2018年重建,重建后的队伍迅速投入到龙船赛事中,并在同年的全县比赛中成功进入前十。这份成绩背后,是队员们在重建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刻苦训练的成果,展现出他们不畏挑战、勇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

岩头背村红龙龙船队成立于2019年,成立之际便勇敢地踏上道州龙船比赛的征程,以参与赛事的方式纪念队伍的诞生。这份勇气与魄力,彰显出队伍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开拓精神,为传承龙船文化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梅花镇赤源村红龙龙船队由热爱龙船运动的人群组成,在2019届县龙船赛中,这支充满活力、作风顽强的队伍,凭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团队协作,最终获得第八名的成绩。比赛中,队员们团结奋进,每一次划桨都凝聚着力量,每一声呐喊都传递着信念,充分展现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道州各村的红龙队,或源于历史传承,或基于宗族纽带,或因热爱而组建。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坚守对龙船文化的热爱,以无畏的勇气、顽强的毅力和团结的力量,在龙船赛场上奋勇争先,不仅传承着古老的民俗文化,更展现出新时代下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为道州龙船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云飞 周镜忠 王建文 周振杰、蒋克青

编辑:义婷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49/53/149697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