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道县清塘镇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迎来双孢菇丰收季。一座座现代化大棚内,洁白的双孢菇如珍珠般破土而出,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这种采用工厂化、智能化栽培模式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道县湖南月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菇房里,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层层栽培架上,朵朵圆润饱满、色泽乳白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工人们手持专用采摘工具,动作娴熟地将达到采收标准的菌菇采下,放入篮中。这些新鲜采摘的双孢菇将在2小时内进入预冷车间,确保品质新鲜,并随后发往各大农产品市场。
“我在这里采蘑菇很好,也很轻松,一个月有3000块钱,而且离这里又近,又不远,又照顾得到家。”道县清塘镇棉竹园村村民唐田鸾说道。

双孢菇的丰收,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湖南月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对菇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精准调控,模拟出最适宜菌菇生长的环境。这套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确保了双孢菇的优质高产,也被成功应用于黑皮鸡枞菌、羊肚菌等多种高价值菌类的种植。通过科学规划与多品种轮作,该公司的种植基地实现了全年无间断生产,持续为市场供应各类新鲜菌菇。
“种这种双孢菇,开始初步就是拌料、上料要废点人工,然后它要高温消毒,它的产量就是一个平方在40斤左右,我们这里两千多个平方大概在8万至10万斤,它的周期是3个月,第一批产出来大概在20天,每20天它就生产一批,总共是6批。”道县湖南月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顾德名说道。

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湖南月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吸纳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积极拓展零售批发与亲子农家乐业态,形成完整产业链。目前,该公司正致力于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通过为农户提供从种苗到市场的全方位保障,成为推动当地农户稳定增收、乡村持续振兴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引进先进技术,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扩建深加工车间,加强与电商合作,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增加道县财政收入,让道县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宽阔的市场。道县湖南月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凤琴说道。

近年来,道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品牌打造等多措并举,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小蘑菇撑起农民增收的“致富伞”。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凝 何秦祎
编辑:义婷
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zdxnews.com/content/646955/58/15431160.html